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工具之一,尤其在肿瘤学、心血管疾病、神经科学及药物研发领域,其非侵入性、实时动态监测的能力为疾病机制解析和疗效评估提供了关键支持。传统成像技术(如MRI、CT、PET)虽具有高分辨率或功能代谢分析能力,但存在辐射损伤、成本高昂或无法实时观测等局限。相比之下,光声成像(Photoacoustic Imaging, PAI)作为一种新兴的多模态成像技术,通过结合光学激发与超声检测,实现了高对比度、高穿透深度(可达数厘米)的活体组织成像,同时可量化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等生理参数,成为小动物研究中的理想选择。
一、系统研制背景与核心技术
小动物活体多模态光声成像系统通过整合光声成像、超声成像、荧光成像及白光成像技术,实现了对活体动物组织结构、功能代谢及分子事件的实时、无创、高分辨率监测。其核心技术包括:
1.光声-超声双模态成像
光声成像:利用脉冲激光照射生物组织,组织吸收光能后产生热弹性膨胀,发射超声波,通过超声探头接收信号并重建图像。该技术结合了光学成像的高对比度与超声成像的高穿透深度,可清晰显示血管、肿瘤及功能代谢信息(如血氧饱和度)。
超声成像:提供解剖学结构信息,与光声图像共配准,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双重验证。例如,Vevo®LAZR-X系统通过高频超声探头(30-70 MHz)实现30μm分辨率,支持大鼠、小鼠及斑马鱼的实时成像。
2.多光谱荧光与白光成像
荧光成像:支持绿光至近红外(415-760nm)多光谱检测,兼容荧光蛋白、量子点等标记物,用于追踪分子事件(如基因表达、药物分布)。
白光成像:提供动物矢状面及冠状面解剖参考,辅助精准定位。
3.三维成像与快速扫描
全光谱激光器(660-2300nm):支持标准扫描36秒完成三维成像,TomoWave系统可实现2.5×2.5×2.5cm空间区域3秒快速扫描。
真正的3D成像:如EndraNexus128系统采用128个立体式螺旋排列超声接收器,实现等向性分辨率(各方向分辨率一致),避免切片式扫描的模糊问题。
二、关键性能指标与评估
1.分辨率与灵敏度
空间分辨率:Vevo®LAZR-X系统达30μm(高频超声),EndraNexus128系统等向性分辨率优于切片式扫描,确保深层组织成像清晰度。
灵敏度:TomoWave系统灵敏度达1pmole/L,可检测低浓度纳米探针;EndraNexus128系统灵敏度15nM(ICG,36秒扫描),满足微量生物标志物检测需求。
2.穿透深度与成像深度
穿透深度:系统穿透深度均超过4cm,如LOIS-3D系统成像深度达4.5cm,支持大鼠等大型动物的深层组织成像。
成像深度验证:通过小鼠背部皮下注射1064nm造影剂实验,验证系统对深层肿瘤的成像能力。
3.成像速度与通量
快速扫描:EndraNexus128系统3秒完成2.5cm³体积扫描,TomoWave系统支持高通量检测,显著提升实验效率。
动物处理速度:EndraNexus128配备两套动物托盘,可同时处理两只动物,减少缓冲时间。
4.多模态融合与定量分析
共配准技术:光声与超声图像自动对齐,如Vevo®LAZR-X系统提供B模、M模、彩色多普勒等多模式超声,与光声图像同步显示。
定量分析软件:支持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及光谱分析,如Kuant 2.5软件可批量处理图像并导出发表级数据。
三、应用场景与科研价值
1.肿瘤学研究
肿瘤形态与灌注成像:监测肿瘤生长、血管新生及治疗响应。例如,通过光声成像观察抗肿瘤药物对肿瘤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纳米探针定量:追踪纳米材料在肿瘤中的分布及代谢,评估靶向效率。
2.心血管疾病研究
血流动力学监测:利用脉冲多普勒模式测量血流速度,结合光声成像分析心肌血氧供应,研究心肌炎、血栓等疾病的机制。
3.神经生物学与脑功能研究
功能成像:无创监测脑部血氧变化,揭示神经活动与代谢的关联。例如,通过光声成像观察癫痫发作时的脑部血流动态。
4.药物研发与代谢研究
药物分布与疗效评估:实时追踪药物在活体中的分布及代谢途径,优化给药方案。例如,利用荧光成像监测化疗药物在肿瘤中的蓄积情况。
四、系统优势与局限性
1.优势
非侵入性与实时动态监测:避免传统组织切片法的损伤,支持长时间连续观察。
多尺度信息融合:结合光学与超声成像,提供从分子到器官的多层次数据。
高灵敏度与分辨率:可检测低浓度生物分子及微小结构变化。
2.局限性
设备成本与操作复杂度:高端系统价格昂贵,需专业培训方可操作。
成像深度与分辨率的平衡:深层组织成像时,分辨率可能略有下降。
探针依赖性:部分功能(如血氧饱和度测量)需外源性造影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