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长恒荣创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首页 > 技术文章 > 智能荧光显微镜分析细胞汇合度的流程
智能荧光显微镜分析细胞汇合度的流程
编辑 :

长恒荣创

时间 : 2025-10-03 12:47 浏览量 : 6

智能荧光显微镜结合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能够高效、精准地分析细胞汇合度(即细胞在培养表面或三维结构中的覆盖比例)。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流程,涵盖样本制备、荧光成像、图像处理及结果分析等关键步骤:


一、样本制备

1.细胞接种与培养

选择培养容器: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培养皿、微孔板(如96孔板)或三维培养支架(如水凝胶、纤维膜)。

细胞接种:将胃癌细胞或类器官以适宜密度接种于培养容器中,确保细胞均匀分布。例如,96孔板中每孔接种5000-10000个细胞。

培养条件:使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置于37℃、5% CO₂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贴壁或类器官形成。

2.荧光标记

活细胞染色:

核标记:加入终浓度1-10 μg/mL的Hoechst 33342或DAPI,孵育10-30分钟,标记细胞核。

膜标记:使用钙黄绿素-AM(终浓度1-5 μM)标记活细胞质,孵育30分钟后洗涤去除未结合染料。

特异性标记(可选):

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体(如抗E-cadherin-FITC、抗CD44-Alexa Fluor 647),4℃孵育1小时,标记特定细胞表面蛋白。

洗涤与固定(根据需求):

活细胞分析:直接进行成像。

固定细胞分析:用4%多聚甲醛固定10分钟,PBS洗涤后进行成像。


二、荧光成像

1.显微镜设置

选择荧光通道:根据染料激发/发射波长设置滤光片(如DAPI:Ex 358nm/Em 461nm;FITC:Ex 495nm/Em 519nm)。

曝光时间与增益:调整至信号强度适中(避免饱和或过暗),通常曝光时间100-500ms,增益1-3倍。

物镜选择:根据样本厚度选择20×(平面培养)或40×(高分辨率)物镜;三维类器官需使用共聚焦或光片显微镜。

2.多位置扫描与全景成像

网格化扫描:对培养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如96孔板每孔扫描3-5个视野),确保覆盖整个区域。

全景拼接:使用显微镜软件(如NIS-Elements、Zen)自动拼接多视野图像,生成全景图。

Z轴堆叠(三维样本):设置步长0.5-1 μm,采集Z轴序列图像,用于三维重建。


三、图像处理与分析

1.预处理

去噪:应用高斯滤波或中值滤波减少背景噪声。

背景校正:使用滚动球算法或手动选取背景区域进行校正。

平场校正:消除光照不均匀性(如使用空白区域图像进行除法校正)。

2.细胞分割

阈值分割:

Otsu法:自动计算最佳阈值,分离细胞与背景。

手动调整:根据图像质量微调阈值,确保细胞区域完整分割。

形态学操作:

开运算:去除小噪声点(如核标记中的非特异性信号)。

闭运算:填充细胞内部空洞,优化分割效果。

分水岭算法(可选):处理重叠细胞,通过梯度幅值图像分割粘连区域。

3.汇合度计算

面积统计:

计算分割后细胞区域的像素总数(cell)。

计算培养区域的总像素数(total),可通过手动选取或自动识别培养容器边界。

汇合度公式:

Confluency(%)=(AtotalAcell)×100批量处理:使用ImageJ宏、CellProfiler或Python脚本(如OpenCV、scikit-image)自动化处理多张图像。

4.三维汇合度分析(可选)

最大投影:将Z轴堆叠图像投影为二维,计算投影面积的汇合度。

体积计算: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如Imaris、Fiji 3D Viewer)计算细胞体积占比。


四、结果验证与优化

1.手动核对

随机选取5-10个区域进行人工计数,计算平均汇合度,与自动化结果对比,验证算法准确性。

示例:人工计数显示汇合度为65%,自动化结果为63%,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5%)。

2.重复性分析

重复3次独立实验,统计汇合度的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评估方法稳定性。

示例:三次实验汇合度分别为62%、65%、64%,SD=1.53,CV=2.38%,表明方法重复性好。

3.参数优化

阈值调整:根据细胞类型和染料强度优化分割阈值。

滤波强度:平衡去噪效果与细胞细节保留。

扫描参数:调整曝光时间、增益和Z轴步长,优化图像质量。


五、应用示例

1.药物筛选

实验设计:将胃癌类器官分为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如5-FU 10 μM),培养48小时后成像。

结果分析:对照组汇合度85%,药物处理组降至40%,提示药物抑制细胞增殖。

2.三维类器官分析

成像:使用光片显微镜采集类器官Z轴序列图像,投影为二维后计算汇合度。

结果:类器官核心区域汇合度90%,边缘区域60%,反映内部细胞密集程度高于外围。

3.迁移实验

划痕实验:在单层细胞中制造划痕,0小时和24小时后成像。

汇合度变化:0小时划痕区域汇合度0%,24小时后恢复至50%,计算迁移速率。


cache
Processed in 0.007303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