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奥林巴斯 CKX53 显微镜荧光观察细胞骨架,主要包括样本准备、显微镜调试、观察与记录等步骤,以下是具体内容:
奥林巴斯 CKX53 显微镜样本准备
细胞培养与固定:将细胞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器皿,培养至对数生长期。之后用 4% 多聚甲醛在室温下固定细胞 15 - 30 分钟,使细胞形态得以稳定保持。
通透处理:使用 0.1% - 0.5% 的 Triton X - 100 溶液处理细胞 5 - 10 分钟,增加细胞膜通透性,方便后续染料进入细胞与细胞骨架结合。
封闭:用含有 1% - 5% 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缓冲液封闭细胞 30 分钟,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染色: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如用罗丹明 - 鬼笔环肽标记肌动蛋白纤维,将其稀释至合适浓度(如 1:200 - 1:500),与细胞孵育 30 - 60 分钟。若观察微管蛋白,可使用荧光标记的抗微管蛋白抗体进行孵育,一般先孵育一抗,再孵育荧光标记的二抗。
洗涤:用 PBS 缓冲液洗涤细胞 3 - 5 次,每次 5 - 10 分钟,充分去除未结合的染料或抗体。
奥林巴斯 CKX53 显微镜设置
安装荧光组件:根据所使用的荧光染料的激发和发射光谱,选择并安装合适的激发滤光片、发射滤光片和二向色镜。
选择物镜:根据细胞类型和观察要求,选择合适放大倍数的物镜,如 40× 或 60× 油浸物镜,以获取清晰的细胞骨架图像。
光路调整:开启汞灯或其他荧光光源,通过调节聚光器和光阑,使光路通畅且光线均匀照亮样品。
设置参数:调整激发光强度和曝光时间,开始可设较低强度和较长曝光时间,再根据实际荧光信号强度进行优化。
奥林巴斯 CKX53 显微镜观察与记录
放置样品:将载有细胞样本的玻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用载物台夹固定好。
对焦观察:先用明场模式找到细胞,粗调焦后再微调,使细胞图像清晰。然后切换到荧光模式,观察细胞骨架的荧光分布,可调节微调旋钮、视野范围和荧光照明参数,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LV2000显微镜相机图像记录:使用显微镜配套的成像系统拍摄图像,注意设置合适的图像参数,如分辨率、色彩模式等,以保证图像质量。可拍摄多个不同视野的图像,用于后续分析和研究。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荧光染料的避光保存和使用,以及显微镜的定期维护和校准,以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