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长恒荣创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首页 > 技术文章 > 微重力技术构建更真实的体外模型HepG2培养
微重力技术构建更真实的体外模型HepG2培养
编辑 :

长恒荣创

时间 : 2025-09-25 10:03 浏览量 : 8

微重力技术通过模拟体内三维力学环境,显著提升了HepG2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理真实性,为肝癌研究、药物筛选及发病机制探索提供了更高效的模型。以下从技术原理、优势、应用场景及典型案例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技术原理:微重力如何重构HepG2生长环境

1.消除重力诱导的机械应力

传统二维培养中,重力导致细胞沉降和贴壁依赖,破坏细胞间自然相互作用。微重力环境(如通过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或磁悬浮系统模拟)使细胞自由悬浮,形成三维球体,重建体内类似的细胞-细胞、细胞-基质交互网络。例如,HepG2细胞在微重力下可自发聚集形成直径更大的球状体,更接近真实肝脏的生理结构。

2.模拟体内流体力学环境

动态培养液流动模拟组织营养交换和代谢废物排出,避免静态悬浮培养的中心缺氧问题。例如,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CCS)通过低剪切力设计,支持HepG2细胞球体长期均一性生长,维持细胞活性超过1年。

3.调控细胞骨架与信号通路

微重力改变细胞骨架重排(如β-肌动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增加),影响细胞分化方向。例如,HepG2细胞在微重力下向肝细胞分化能力增强,同时Wnt/β-catenin等干性维持信号通路被激活,促进拟胚体(EBs)形成。


二、核心优势:微重力培养的独特价值

1.三维结构更接近体内组织

微重力环境下,HepG2细胞自发形成具有复杂微观结构和组织特异性标记物的多细胞球状体。例如,培养的肝类器官中,碱性磷酸酶(ALP)表达显著高于标准重力条件,更接近真实肝脏的生理功能。

2.提升分化效率与功能成熟度

肝细胞功能:微重力培养的HepG2细胞合成白蛋白、尿素等代谢产物的能力更强,且能形成具有极性的肝小叶样结构。

疾病模型:在模拟微重力下,HepG2细胞可重现肝癌侵袭转移特征,如E-钙粘素(E-cadherin)表达降低,CD44、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表达增高。

3.降低接触抑制,支持长期培养

微重力减少细胞贴壁依赖,避免传统培养中因接触抑制导致的增殖停滞。例如,CERO全自动3D细胞培养仪支持HepG2细胞存活时间延长至1年,成本降低50%,适用于需要长期观察的发育生物学研究。


三、应用场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

1.肝癌发病机制研究

微重力培养的HepG2细胞可重现肝癌侵袭转移的分子特征,如整合素β1(CD29)表达上调,为研究肿瘤转移机制提供模型。

2.药物筛选与毒性测试

高效筛选:微重力培养的HepG2细胞可在72小时内完成96种化合物毒性测试,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10倍。

精准预测:基于HepG2的肿瘤类器官模型,预测药物敏感性的准确率达85%,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3.代谢疾病研究

HepG2细胞在微重力下对葡萄糖和脂质的代谢能力更接近体内水平,可用于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疾病的研究。


四、典型案例:微重力培养设备的创新实践

Cellspace-3D微重力超重力三维细胞培养设备

特点:支持微重力(10⁻³G)和超重力(2-3G)环境模拟,转速调节步进为0.1rpm,外框最大转速50RPM,内框最大转速500RPM。

优势:低剪切力设计保护细胞活性,通用培养瓶降低实验成本,远程控制功能提升操作便捷性。

应用:适用于航天医学、基础医学、药物研发等领域。


cache
Processed in 0.006532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