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使用徕卡 DM750 P 偏光显微镜观察纸浆纤维加工损伤细节的相关内容:
徕卡DM750 P偏光显微镜前期准备
样品制备:从纸浆中取出适量纤维,均匀分散在载玻片上,尽量使纤维不相互重叠。对于较浓稠的纸浆,可先进行稀释。如果需要观察特定部位的损伤,可采用切片等方法获取更薄的样品。
选择合适的物镜:根据纤维的大小和损伤细节的特征,选择合适放大倍数的物镜。徕卡 DM750 P 通常配备有 2.5X - 100X 偏振物镜可选择,初步观察可先用低倍物镜(如 2.5X 或 10X)找到纤维,再换用高倍物镜(如 40X 或 100X)观察损伤细节。
调整显微镜:打开 35W 卤素灯,通过调节亮度旋钮和 Koehler 视场光阑,使光线均匀、明亮地照射在样品上,以获得最佳的照明效果和相衬。
徕卡DM750 P偏光显微镜观察过程
使用偏振光:将显微镜设置为偏光模式,利用偏振光可以更好地观察纸浆纤维的双折射特性。由于纸浆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双折射现象的改变,通过观察双折射的差异可以发现纤维的损伤情况。例如,纤维的断裂、撕裂等损伤部位可能会出现双折射颜色或强度的变化。
调节微调旋钮:在高倍物镜下,通过微调旋钮精确对焦,使纤维的损伤细节清晰地呈现在视野中。注意观察纤维的表面形态、粗细变化、有无裂纹、孔洞等损伤特征。对于一些细微的损伤,可能需要反复调整焦距和光线角度才能观察到。
利用十字准线目镜:如果显微镜配备了十字准线的 90 度和 45 度定位功能目镜,可以利用这些功能来更准确地测量纤维的尺寸、损伤部位的长度或角度等参数,有助于对损伤程度进行量化分析。
徕卡DM750 P偏光显微镜结果记录与分析
LV2000显微镜相机图像记录:使用与显微镜连接的成像设备,如数码相机或通过 LAS 软件等,拍摄纤维损伤的图像。在拍摄时,要确保图像清晰、对比度适中,并记录下拍摄时的物镜倍数、偏振状态等参数。
绘图记录:可以同时绘制纤维损伤的草图,标注出关键的损伤部位和特征,辅助图像记录,加深对损伤细节的理解。
数据分析:根据拍摄的图像和测量的数据,分析纸浆纤维加工损伤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例如,统计一定区域内纤维的断裂数量、平均断裂长度,或者分析损伤部位在纤维整体中的占比等,从而评估加工过程对纸浆纤维的损伤影响。
徕卡DM750 P偏光显微镜注意事项
保持样品清洁:避免样品受到灰尘、油脂等污染物的影响,以免干扰观察结果。在制备和观察样品时,要使用干净的载玻片和盖玻片,并尽量在无尘环境中操作。
防止物镜污染: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样品与物镜接触,防止物镜被污染。如果物镜上有污渍,应使用专用的镜头纸和擦镜液进行清洁,不可用手或其他粗糙物品擦拭。
定期校准显微镜: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对徕卡 DM750 P 偏光显微镜进行校准,检查光路、焦距、偏振状态等是否正常,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